得益于高景氣訂單驅動收入放量、AI賦能與規模效應推高毛利、費用率下降、產能利用率提升,上海泓博智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泓博醫藥”,301230.SZ)今年上半年形成“銷量、價格、利潤”同步向好的正循環。
泓博醫藥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同比增加32.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76.14萬元,同比增加54.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015.92萬元,同比增長115.0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942.61萬元,同比增加282.60%。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7元(含稅)。
圖為泓博醫藥今年上半年收入結構情況(單位:元) 資料來源:公司2025半年報
泓博醫藥是一家新藥研發以及商業化生產一站式綜合服務商,致力于藥物發現、制藥工藝的研究開發以及原料藥中間體的商業化生產。公司立足新藥研發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構建涵蓋藥物發現、工藝研究與開發的綜合性技術服務平臺以及新藥關鍵中間體和自主產品生產的商業化生產平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11.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8.32萬元,同比下降54.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95.74萬元,同比下降82.74%。
今年上半年,泓博醫藥銷售毛利率為27.93%,同比增加4.15個百分點。公司稱,公司收入、凈利增長源于業務量增加所致。
不過,CRO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賽道。由于新藥研發成功率較低,出于謹慎考慮,藥物研發企業傾向與大型CRO企業進行合作。目前,全球CRO行業已經形成一些龍頭企業,在全球醫藥研發部分領域市場占有率較高,且這些企業大部分在中國已有布局。與此同時,國內如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等綜合性CRO企業亦逐漸發展壯大并積極布局。因此,泓博醫藥同時面臨來自跨國大型CRO公司以及國內CRO公司的競爭。作為行業“小個頭”,泓博醫藥如何破局?
從競爭優勢來看,區別于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等CRO行業龍頭公司,泓博醫藥通過“小分子AI設計”把最燒錢的早期發現環節做成了可復制、可擴散的技術產品,從而在同質化的CRO賽道里切出了一塊高壁壘、高附加值的“技術授權+后端分成”新蛋糕。
半年報顯示,自2019年以來,泓博醫藥先后成立了CADD/AIDD、酶化學、連續流化學、不對稱催化、小核酸藥物靶向遞送、固態化學、工藝安全評估等12大核心技術平臺,進行前沿技術的布局和儲備。
以泓博醫藥AIDD技術為例,該技術專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革新藥物研發流程,構建高度智能化的創新服務體系。公司自主研發的DiOrion平臺已完成本地部署并持續迭代升級,現已集成九大核心模塊,涵蓋新藥早期研發的全流程。平臺采用模塊化架構,將項目立項調研、化合物設計、專利分析、活性評估、成藥性研究等整合至同一系統,顯著提升研發效率與數據一致性。DiOrion平臺通過模塊化架構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顯著提升藥物研發的效率與精準度,更為整個制藥行業注入持續創新動力。作為傳統藥物研發向智能化、系統化升級的重要標志,該平臺已成為泓博醫藥推動新藥發現戰略轉型的核心支撐。CADD/AIDD技術平臺在整合新藥研發項目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助力客戶縮短從藥物發現到上市的周期,提升藥物研發的成功率與市場競爭力。
截至2025年8月,泓博醫藥CADD/AIDD技術平臺已累計為95個新藥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平臺服務客戶總數達45家,涵蓋國內外多家創新藥企與生物技術公司。DiOrion平臺各模塊在分子生成、成藥性評估與專利規避等方面發揮核心價值。
2023年,泓博醫藥建立了多肽藥物技術平臺。該報告期內,該平臺已具備多樣性多肽化合物的平行合成和快速純化能力,包括長鏈線性多肽,大環肽(訂書肽、二硫鍵環肽和Bicycle),多肽偶聯物(PDC、RDC和POC等),多肽修飾(碳端修飾、氮端修飾、熒光標記),糖肽綴合物,擬肽和復雜多肽分子合成,以及多肽的大規格制備,可以滿足客戶的多樣性需求。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服務十余家客戶,完成數十個客戶項目,幫助客戶完成1個臨床候選藥物,并且與國外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支持多肽藥物的科學研究。
截至今年6月底,泓博醫藥擁有研發人員742名,占公司總人數的 68.39%,已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43項,軟件著作權1項。
圖為泓博醫藥訂單/客戶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2025半年報
泓博醫藥稱,公司未來將不斷跟蹤技術前沿,強化技術儲備,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深耕主業,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持續不斷地提高子公司產能利用率;積極向上下游延伸,打造更加完善的產業鏈;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制造流程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商業化生產業務的生產效率及盈利能力。
9月1日,泓博醫藥收于38.75元/股,漲幅2.27%。(實習生馬金戈對本文亦有貢獻)